南京晰视电子

pcb电阻标准(pcb的电阻)

本篇目录:

如何测定pcb板上的电阻?

在器件供应商网站上搜索:许多电子元件供应商的网站上都有搜索功能,可以根据型号或关键词查找滑动电阻 (POT)。您可以尝试在一些常见的供应商网站上搜索,如Digi-Key、Mouser、Farnell等。

有几种方法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 用电阻档测量需切电否则烧表 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±5%、±10%或±20%的误差。

pcb电阻标准(pcb的电阻)-图1

首先确认电阻值:首先,需要确认电路板上所需的电阻值为200欧。电阻值会标在电路板上或印刷电路板(PCB)的布局上。其次查找电阻:根据电阻值,在电路板上找到相应的电阻。

PCB电路中怎么确定加多大的电阻

1、不过,一般的电路中,电阻选1/4W就可以,贴片电阻选1206封装的。除非功耗特别大的电阻选1/2W,或1W等。对于数字电路,单片机电路中的电阻选1/16W,贴片选0805封装的。

2、确认PCB板上需要测量的电阻位置,并清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。在万用表上选择电阻档位,一般选择200欧姆、2千欧姆、20千欧姆等档位。

pcb电阻标准(pcb的电阻)-图2

3、最好的方法,是使四端子连接至一个双埠通孔的电阻器, 并利用印刷电路板反面连接电流和电压。如果做不到这一 点,电流和电压检测应该连接到的两侧的组件组成部分。

4、蓝 6 6 1M 紫 7 7 10M 灰 8 8 100M 白 9 9 黑 0 0 1 金 0.1 5 银 0.01 10 无色 20 比如有一个碳质电阻,它有四道色环,顺序是红、紫、黄、银。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 270000欧,误差是±10%。

5、式中,R是每英寸导线长的电阻值,以欧姆计;W是导线的宽度,以英寸计;是以铜的最低纯度为99.5%、铜的厚度为0.0027英寸(2盎司)为基础计算的。2。

pcb电阻标准(pcb的电阻)-图3

6、表1给出了一些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以及它们的体电阻率。对印制电路板而言,最重要的材料就是铜,其为大多数电路板的原料。(注意:铝用于集成电路片芯的金属化,本文原理同样适用于铝。)我们先从图1中的铜方块说起。

PCB布线电阻

1、1。 导线电阻 通常导线的电流负载能力不成为什么问题;但是当导线很长而且电压调节要求很严格时,欧姆电阻也许就是一个问题了。可以来近似地计算导线的电阻值和温升。

2、oz 覆铜板铜箔的厚度是0.035mm,加工后只有0.03mm。设走线宽度为W,则PCB走线的电阻R=ρL/S=ρL/(0.03W),ρ为铜的电阻率,ρ=0.0175Ωmm^2/m,L为走线长度,W为走线宽度。

3、计算铜线的横截面积。高H为35um,即1OZ,宽我们假设用最小宽度,这样可以减少走线的长度。比如:W=6mil=0.15mm。那么面积A=WxH 根据电阻公式来计算电阻,调整走线长度L 计算结果为L=2000mm,电阻~6欧姆。

4、确认PCB板上需要测量的电阻位置,并清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。在万用表上选择电阻档位,一般选择200欧姆、2千欧姆、20千欧姆等档位。

5、PCB加零欧姆电阻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:起到跳线作用。如果设计等方面影响,布线避不开糊,可以利用电阻实现跨跳线线功能;可以当一个保险丝。

6、可以推算:宽度=(0.017~0.019)*589/(6*0.105)=(0.2235~0.2498)。即线宽大约在0.2235毫米~0.2498毫米之间。实际需要选好板材的品牌和型号后,多画几款线宽,打样测试电阻。

如何估算PCB走线的电阻

1、在万用表上选择电阻档位,一般选择200欧姆、2千欧姆、20千欧姆等档位。将万用表的两个探针接到PCB板上需要测量的电阻位置的两端,保持稳定,避免触碰到其他导体,以免干扰测量结果。

2、R=0.000227W 式中,R是每英寸导线长的电阻值,以欧姆计;W是导线的宽度,以英寸计;是以铜的最低纯度为99.5%、铜的厚度为0.0027英寸(2盎司)为基础计算的。2。

3、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±5%、±10%或±20%的误差。

pcb走线电阻估算?

1、ρL/A,其中,ρ是铜的电阻率(这是材料的固有特性,在25°C时为0.67 μΩin.)。

2、1。 导线电阻 通常导线的电流负载能力不成为什么问题;但是当导线很长而且电压调节要求很严格时,欧姆电阻也许就是一个问题了。可以来近似地计算导线的电阻值和温升。

3、计算结果为L=2000mm,电阻~6欧姆。在PCB上面布线。为了节省面积,可以走成如下蛇形走线。当然6欧姆还是很大的,所以需要的PCB面积也很大。当然如果PCB有多层,可以把L分布到多层PCB来进一步来节省PCB的空间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pcb的电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