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晰视电子

帧中继标准(帧中继的原理)

本篇目录:

帧中继的特点主要有高效性

帧中继的特点主要有:高效性、经济性、可靠性、灵活性、长远性。帧中继指的是通过数字网接口传送帧或信息块的技术,该数据网接口采用为每一帧分配的连接编号来区分单个连接。

帧中继的特点主要有高效性、(ABCD)。A.经济性B.可靠性C.灵活性D.长远性。帧中继 帧中继(frame relay)是于1992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公用数据网通讯协议,1994年开始获得迅速发展。

帧中继标准(帧中继的原理)-图1

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:低网络时延、高传输速率、有效的带宽利用率以及在星形和网状网上的高可靠性连接。这些特点使帧中继特别适用于Internet的不可预知的、大容量的和突发性的数据业务,如E-mail、客户机/服务器等系统。

在帧中继中,数据按照帧的形式进行封装和传输,每个帧都带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,传输效率较高,但带宽的利用率不如ATM高。

帧中继网的帧中继组网设备

1、在帧中继技术采用上,根据国际上发展帧中继的经验,初期可先发展技术已基本成熟的永久虚电路连接(PVC),以降低投资,减少风险和技术难度;等条件和技术成熟时,再考虑发展可交换的虚电路连接(SVC)。

帧中继标准(帧中继的原理)-图2

2、帧中继网络采用虚电路来连接网络两端的帧中继设备 LMI协商过程 在DCE和DTE之间有LMI(本地管理接口):进行链路状态查询。 本地管理接口LMI协议通过状态查询报文和状态应答报文维护帧中继的链路状态和PVC状态。

3、路由器或FRAD(帧中继拆装设备)的作用是将局域网 1的帧(如以太网帧、令牌环帧等)封装打包成FR的帧,送入FR网络进行传送。FR路由器2或FRAD2将从FR网络接收到的帧中继帧解包,并转换为以太网帧送给局域网2。

4、帧中继是于1992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公用数据网通讯协议,是一种有效的数据传输技术,它可以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应用中快速而低廉的传输数字信息。

帧中继标准(帧中继的原理)-图3

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接口电缆标准

不同的网络有不同的接口类型,常见的以太网接口主要有AUI、BNC和RJ-45接口,还有FDDI、ATM、光纤接口,这些网络都有相应的网络接口。WAN接口又称广域网、外网、公网。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。

(2)AUI端口 AUI端口是用于与粗同轴电缆连接的网络接口,其实AUI端口也被常用于与广域网的连接,但是这种接口类型在广域网应用得比较少。

在FCC(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和法规)中RJ是描述公共电信网络的接口,而计算机网络的RJ45通常被称为标准的8位模块接口。

范围不一样。局域网的范围比较小,一般在几千米左右。广域网的覆盖范围比较大在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。作用不同。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、应用软件共享、打印机共享等功能。

接口类型不同 局域网:以太网RJ-45 电接口, LC/SC/ST 多模光纤 。城域网:IP-VPN、Wireless LAN。广域网:串口 ,T1 ,POS ,ATM,E1。传输速率不同 广域网(10/100/1000/10000/10G/40G/100G)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帧中继的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,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,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,给我留言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